爱蛙作文
您的位置:首页 > 作文批改 > 初中 >

诗词的意义与传承

作者:王心宇 / 批改时间:2019-01-24 21:56:09

近年来,有关诗歌的综艺、杂志、节日等备受人们热捧。“诗歌”作为一个门槛相对较高的类型【失分点:改成“文学形式”,可能更好一点。】为何能在全国掀起浪潮?是共同的文化经历以及诗歌本身的魅力得以让受众如此广泛?还是只是商家媒体介入的跟风热?那么热度又能维持多久?让诗歌传承下去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?【得分点:精准发问,引人深思,也为文章的打开了思维路径。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。

我们的民族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,在我们的国度里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。50、60后到00后,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文化记忆。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,所以有关诗词的综艺、杂志、节日等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,【失分点:“靠着熟悉的陌生题”,表述让人费解。是否可以改成“通过不同的传媒形式把我们熟悉的诗歌陌生化和娱乐化。”】大面积地唤起大众的参与感。

诗歌于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?电影《死亡诗社》告诉我们,诗歌、美丽、浪漫、爱情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。读诗虽不能让我们出口成章,却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另一种人生,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时给予我们平静的力量。多年后,读诵的内容或许已经忘记,可在阅读时内心受到的触动、激发的思考和从中吸取的养分,将会受益终身。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满城争说、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十一万人、媒体的诗歌界就有二十多个...曾经高冷的古诗词,被顶礼膜拜的网友抬高到不胜寒的高处。商家的介入,传媒的放大效应,不禁让人疑问:网民狂欢后再次面对“眼前的苟且”,这些诗词还有多少温度?

群众可能会了解记诵更多的诗词,但能否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情感?理解诗词深厚的文化意蕴?【失分点:表达略显生硬,从文化传播角度来说,扩大群众基础是必由之路。如果没有受众面和一定的热度环境,也难以深入人心,不是吗?】诗词不是一种文化口红,想涂就涂,诗词应该是一种修为和基因。只有体会到“落花人独立”的诗意,体会到“安得广夏千万间”的胸襟,才能让这些承载民族记忆历史的诗词内化为自己的文化性格,也即林语堂所说的,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。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,武亦姝们备受追捧,除了诗词本身的魅力外,我们“无知”导致的敬畏心理,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
大众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体会,一是诗词本身门槛较高,二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,我们心底的文化垃圾太多,使得我们浮躁起来。所以作为读诗者,“受众”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心底的文化垃圾:急功近利、鼠目寸光、耽于物质享受等等,去糟粕后方能更好地吸取精华。【得分点:此段论述切中肯綮,观点鲜明,分析见解独到。】其实对于商业的媚俗化的展开,也不用太担心。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大众对文化需求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。像“诗词”这类准入门槛较高的文化产品开始发展,也符合经济发展顺序,即愿意且有能力消费和投资的人多了。

而“诗词本身门槛较高的问题”其实也是文化传承的问题。美日两国的文化实力产品之所以那么有魅力,是因为他们都是新的表达。文化魅力的基础永远都是创造力。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不叫文化实力,叫文化潜力,是死物,是素材。【得分点:个性化的论断,不乏深邃的文化眼光,让人惊叹。】我们现代人把这些浩如烟海的素材与现世界相互融合,做出了新的表达,做出了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故事,才叫文化实力也才能将经典流传下去。

《经典咏流传》就是一档将文化传递和音乐创新相融合、将经典诗词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综艺节目。当少年意气的王俊凯演绎《明日歌》时,我们不仅感受到钱福“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”的告诫,更是感受到了当代少年之志;当《三字经》被王力宏以rap的形式演绎出来的时候,三字成句的魅力,经典中的文化价值便展露无意。《经典咏流传》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,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。

诗词必需与时代相交融,若一味保守传统无法跟上公众的审美变化,最终的归宿只能是博物馆。诗词是否有魅力,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当然是一大加分项,但更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无创新,能否迎合当代人的审美。我们读古诗词是以古典的眼光重新审视现代生活,让“撒盐空中差可拟”的庸俗贫乏中多一点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的诗意审美。读古诗词是为丰富现代然感知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,重拾一颗岁月风尘无法掩盖的诗心。

只有基于时代的现代文化才能对抗部分糟粕的现代文化,只有现代中国人自己创造的文化才有能力参与世界的角逐。希望未来,还会有更多的诗词被改编,更多被忽视的作品跳出历史的窠臼,焕然新生,让经典诗词永远流传!

作文评语:这是一篇非常有思想见地的议论文,也是一篇有文化味道的议论文。全文思路严谨,结构严密,全文围绕开篇的几个问题展开,逐层深入,总体思路大致是:明现状,思不足,析原因,找对策,畅未来。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思想的深度与个性,文章不停留在表面的空洞的概述,而是有洞见性地谈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化的传承问题,有些论断十分大胆精辟。这些都离不开作者平时的文学阅读积累,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观点。

猜你喜欢